服务电话: 4000908855
Email:lande@landepj.org
您的位置是:首 页>  新闻中心  >  院内新闻

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 兰德科教评价公众号中关村兰德科教创新研究院
    4000908855
    Email:lande@landepj.org
    研究院秘书长出席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论坛 发表日期:2020-01-09    
              2019年12月22日,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举办的“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研究院冯永华秘书长、副秘书长应邀出席论坛。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致辞时说,本次论坛以“从全面小康到全面振兴”为主题,从科技创新、人才振兴、粮食安全、农业保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政府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媒体机构等部门的3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农业企业家共聚一堂,共同研讨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孙其信指出,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区分乡村振兴不同区域模式的特殊性。产业兴旺不仅要将第一产业数量规模做大,更要通过产业化等形式将农业做强,使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中国农业大学要努力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赵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副总经理王兆阳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韩俊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在于:一是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二是要补上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的短板,这些短板集中体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报中明确指出的八个方面。三是要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韩俊同时强调,乡村振兴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就需要进一步破解“三农”政策中的“人、地、钱”的难题。其中,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实现乡村人才的振兴,要做好“引”“育”“用”三个字的文章,进一步完善顶层的政策设计;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推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要健全乡村振兴投资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这三大难题如果得以破解,我们的乡村振兴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效。

              赵阳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为题,总结了我国“三农”事业发展面临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均衡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挑战。赵阳认为乡村全面振兴在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其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完善构建国家粮食安全制度、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宋洪远以“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题,总结了我国在脱贫攻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建设等方面已取得的显著成效;在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农村精神生活匮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等方面还存在的短板。他认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要继续坚持五项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四大关系,加快补齐四块短板。

              屈四喜以“全球粮食安全与中国机遇”为题,回顾了过去25年全球在减少饥饿与贫困人口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绍了在减少饥饿与减贫中的中国范例,并总结了未来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多方面挑战,包括全球饥饿人口增长、气候波动幅度加大、营养不良人口增加等问题。
             王兆阳以“大力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为题,阐述了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认识;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要改变服务边界、服务手段,保持风险管理的本质属性不变、银行的高杠杆经营属性与金融业主体地位不变。最后,王兆阳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举例说明了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志。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辛贤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