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中关村兰德科教创新研究院
4000908855
Email:lande@landepj.org
-
研究院支持‘首届中国土壤与生态环境论坛’
发表日期:2015-07-14
-
2015年是国际土壤年, 7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等四部委联合举办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作为论坛协作单位给予了工作支持。
民盟中央法制委副主任、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秘书长冯永华,研究院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参军事检察院原检察长凌平义受院长委托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副书记方新研究员主持。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刚先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院士赵其国、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等近300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了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的相关问题。论坛旨在配合国际及国家层面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的相关安排,让全社会了解和深刻认识土壤在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指出,我国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属严重制约型,人地、人粮矛盾突出,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优质耕地急剧减少、基础地力持续下降,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土壤污染等问题突出,土壤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提出,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要加快建立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统领、以国家政策标准为导向、以部门规章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他同时介绍,相关部门正抓紧编制全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前期的研究,我国拟争取利用6到7年时间,使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具体地说,就是使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污染严重耕地实现有序休养生息,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示范取得明显成效。
论坛达成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加强土壤安全保护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是解决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通过此次高层研讨和各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我国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综合管理将掀开历史新篇章,将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 上一条: 研究院支持“北京蓝天行动”公益活动
-
下一条: 张黎院长出席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