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中关村兰德科教创新研究院
4000908855
Email:lande@landepj.org
-
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挂牌仪式 暨首届“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表日期:2015-01-12
-
2015年1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六号楼举行。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家军民科学技术融合委员会主任张黎上将、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王金宝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校8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院长张黎上将、副院长杨柏龄、副院长赵沁平为研究院揭牌,尹成杰部长、王金宝总干事、黄伟处长在仪式上祝贺发言。
张黎院长在致辞时指出,为贯彻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在民政部门支持下,登记成立了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出任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尧学、邱勇、曾益新等66为院士被聘为资深专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柯杨、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邱勇、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等科研院校288位知名专家被聘为研究院首批高级专家,我代表研究院欢迎各界同仁积极参与支持,希望给予指导和进行多层面合作,让研究院工作更上一层楼。
揭牌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上,阐述了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制和教育评估机制的重要意义,第三方科技评价理论方法研究和高端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首要任务,对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研究院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
围绕“第三方科技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科学院管理创新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李晓轩做了主题报告,针对第三方科技评价的起源、概念界定、特点等进行了说明,对美国兰德公司、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等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国际实践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国际上主要的第三方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从专业机构设立、专门人才培养、法治建设等方面就我国如何开展第三方评估提出了建议。
与会各界代表围绕这一主题,中国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刘庆莲、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陈东敏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知识产权室主任管育鹰研究员、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周清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乔延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吴水才院士、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李中华分别从政府、科研、学术、技术转移和交易、产业等多个视角分析了第三方评价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如何开展研究这一新的课题、第三方科技评价应该如何组织以及科技评价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民盟中央法制委副主任、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秘书长冯永华主持会议总结阶段时指出,第三方科技评价与教育评估十分重要,是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法学届和科技届要联手助推《科技评价法》的立法,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意见和部委改革举措法治化,依法推进科技评价工作。
解放军总参军事检察院原检察长、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副秘书长凌平义梳理了研究院近期具体工作,以互联网医疗技术、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和土壤修复改良技术的科技评价工作需求为例,从社会和市场方面客观分析了第三方科技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预言如果已受理的移动医疗技术、‘尾革’技术、‘土豪’技术产业化了,老百姓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全国高级医学专家的诊疗,‘APEC蓝’的福星会在中关村诞生,‘镉大米’会成为历史名词。
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开展第三方科技评价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为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制拉开了序幕,为我国第三方科技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下一条: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